月度观点

港股通基金经理点评 丨 2021年11月

发布时间:2021-12-09

恒生指数11月末的市盈率为15.25倍,息率为2.53%;恒生国企指数11月末的市盈率为11.97倍,息率为2.81%。回顾11月,南非报告新冠新毒株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恢复进程的担忧,美股先扬后抑整体录得跌幅,道指跌幅显著大于纳指。11月恒生指数跟随外围录得显著跌幅,年内表现可谓惨淡。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至50.1%,重回扩张区,主要系电力约束得到改善。       

临近年关,展望2022,判断:(1)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仍较低,市场未来大概率将是一个长尾过程,因中美博弈仍需考虑各自的约束边界,双方都期望时间换空间已达成各自所期的结构转化目标;(2)经济转型期下分化和结构仍就是突出现象,内卷成为热门词汇反映这一趋势的烈度,分化并不仅指行业间的分化,行业内公司也在明显分化,分化意味市场选出赢家的过程,包括优秀的上市公司和管理人。分化后的结构特征除了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业受益,另一纬度是“长期主义”做事的竞争者会获得市场嘉奖。(3)2021年对市场的判断是短、长期乐观,中期有挑战;对2022认为中长期可乐观,短期有挑战。客观来看,2018年以来的实业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大方向是对“劣币效应”的纠偏,尽管这确实带来短期经济损失和企业家信心的争议。(4)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老龄化和关键技术安全,经济转型强调科技、高质量、清洁、自主可控成为必由之路,与之相伴推进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尽管许多议题的中长期趋势明确,但议程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差和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仍造成股价剧烈波动,投资要做好即要对中长期趋势有信仰,又要对市场均值回归有敬畏,仍是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问题。(5)2022年重点观注央企(特别是央企科技子公司)和龙头民企投资机会。地产和地方债整顿后,央企破局和保险资金投资端的调整明年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尊重实事看2019年开始,A股央企指数已连续3年录得10%以上的正回报。适时关注民企龙头公司,相信基于负外部效应进行的政策调整是为了再出发。      

综上观点:2022年对市场中长期表现持乐观预期,基金多数时间仍将维持高仓位运作。当然也会动态评估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鉴于当前港股市场较低估值水平,长仓和收息策略将会是主要选择,而长仓策略又更偏重押注行业变局和市场争议情况下的潜在行业赢家或巨大受益者,惟此方能兼顾好公司、好价格。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