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点

市场精选1号基金经理点评 丨 2022年4月

发布时间:2022-06-08

一、4月市场近况

1、受疫情防控影响,PMI数据继续回落。4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47.4%,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财新制造业PMI46.0%,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二者均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从官方PMI分项数据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显示生产和需求都非常疲软。本轮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部分企业减产停产。产成品库存指数升至近年高点,企业物流运输困难加大,出现主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困难、产成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等情况,上下游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均受到较大影响。当然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终将过去,疫情之后PMI将迎来反弹。

2、受上游盈利强劲影响,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盈利增速有所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盈利增速8.5%,较上月增加3.5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的主力军是上游行业,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增长1.48倍;制造业下降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3%。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盈利增长有所放缓。全A(非ST)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3.5%,较2021全年净利增速13.3%回落9.8个百分点。全部A股(非银行石油石化)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5%,较2021全年净利增速回落19.2个百分点。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能源保供措施有效推进,煤炭等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量价齐升推动总利润增长较多。总体来看,一季度减税降费、企业纾困措施落实,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当前企业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疫情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制造业盈利压力较大。

3、政治局会议定调,政策预期升温。政治局会议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中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对于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对于资本市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对于平台经济,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

二、基金经理投资感悟:当下市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一前收官,今年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主流综合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6-30%不等。统计个股情况看,有些令人生畏,就最大回撤而言,50%个股最大回撤超过50%,30%个股超过60%,10%超过70%,2%个股竟然超过80%。

作为投资者,面对市场下跌,相信也有两方阵营,一方是选择躺平;一方则仍然积极应对,总结经验。下行市场中,躺平人数占比会逐步提升,并超过积极投资者。这一点从目前市场成交量、基金净买入量、融资量等数据也能得到印证。

只是市场总是检验人性的炼狱场。当我们颓废而失去信心之时,市场给予未来的长期回报反而愈加丰厚;当我们陷入疯狂忘我之际,市场却会给予无情的一击。

作为长期投资者,需要时刻保持冷静态度,重新梳理自己的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投资者情绪大幅波动。在人心涣散之际,我想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从容应对市场。

1、不要忘记时刻检查投资组合

不论晴空万里,或是刮风下雨,出门前第一件事一定是检查自己的工具箱,才能从容应付每天的工作。投资的长期收益一定来自于投资组合,而非仅靠单只股票。适当的分散,是价值投资理念基石之一,既保证了组合收益率的长期稳定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个股之间的风险。

投资组合并非一成不变,就像工具箱中不可能永远都是老三样。适当地调整组合结构,以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非常有必要。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来自总量变化和结构变化。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便是板块变化,但底层逻辑还是产业景气度周期更迭效应。

产业周期波动不同程度会受制于经济周期影响,产业间周期性更迭也会相互影响,形成先后驱动与影响,毕竟产业间形成各自相互上下游关系。而那些在电气化工业社会时期边界感较强的传统产业,步入到信息化社会后,产业间的边界感越加模糊,相互影响也愈加强烈。

我们需要在不同市场周期阶段,去适当调整投资组合,以对抗产业下行风险,积极参与其他产业下一轮景气红利,让组合长期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以平滑单一产业或单一个股大幅波动造成的投资组合波动。

再次梳理投资组合工作,并非因心情而异,心血来潮时才做一做,垂头丧气时便扔在一旁不闻不问。积极的长期投资者,反而有必要在市场低迷时更为积极谨慎。客观看,市场下跌释放了风险,长期投资机会肯定是大于风险,此时梳理投资组合,为下一轮投资机会做准备是必要工作。

2、冷静找到不利的源头,静待市场消化

从宏观看,市场下跌来自人们对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担忧。从微观看,个股下跌来自人们对于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即内在价值)的担忧。考虑到短期情绪具有不可控随机性,市场情绪会放大市场理性下跌或公司内在价值合理贬值部分,即股价跌破内在价值,构成安全边际。

说到市场下跌的不利源头,从宏观看,本轮快速下跌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俄乌战争抬高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推升通胀,导致全球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美国、欧盟等主流经济体通胀率达到40年来最高值;中国也受到类似困扰。二是中国奥密克戎爆发,抗疫难度加大,疫情蔓延周期拉长,抗疫付出的经济成本较大,抗疫措施降低了经济活力和供应链秩序。


前者让我们的政策无法采取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后者让我们已采取的宽松政策执行层面打了折扣。而通胀和疫情都在不同角度依然对经济构成持续负面影响。显然,通胀和疫情何时得到缓解,政策才能毫无忌惮从容发力,这是宏观不利的源头。

从微观看,企业内在价值即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的恶化,导致投资者对于企业前景预期悲观。根植于行业的企业日常运营,不可避免地受到行业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过去业绩增长的企业未来现金流也就不可能呈线性增长趋势。经济因疫情呈短期快速下行态势,必然加速企业短期业绩恶化。但我们相信,从过去几轮疫情的防控后的经济恢复情况看,每次疫情对经济都构成短期性干扰,但疫情过后,将经济将逐步恢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得到修复。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冷静地找到当前不利的源头,待通胀和疫情得到缓解之际,市场也将逐步消化不因影响,最终市场会回归常态,企业价值也将得到修复。

3、市场下跌是具备护城河公司的试金石

所谓公司的护城河,并非公司的经营完全不受到外部因素干扰,我的理解是,大家都被雨淋了,只是你带了伞,淋得少而已。投资者需要找到那些懂得未雨绸缪的公司,长期深耕于自身利基市场,在外部环境恶化之际,公司抗风险能力显著优于同行,这才是具备护城河公司的基本特征。

近期刚公布完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重新甄别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哪些公司具备显著优于同行的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的快速恶化,是对所谓优质企业的打假。一季报的披露后,相信会有相当多的公司不及市场预期。

我们并不是强调,需要以一个季度的业绩来衡量公司的优劣与否,毕竟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业绩体现应该在3-5年以上,长期历史业绩证明和未来长期业绩跟踪才对公司内在价值和质地更具说服力。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必然性蕴含着偶然性,偶然性藏于必然性之中。长期业绩也是由连续短期业绩构成,如果以3-5年作为一轮经济周期的话,那么经济周期下行阶段,更能检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内在韧性,毕竟经济上行较容易形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态势。

三、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鉴于当前,政策逐步发力,国内疫情得到逐步缓解,乌俄冲突可能推通胀因素,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地产和基建链:建筑建材、地产;(二)新基建链:风电、光伏、传媒、通信;(三)金融发力链:银行、券商、保险;(四)弱周期链: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交通运输。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