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点

市场精选1号基金经理点评 丨 2022年7月

发布时间:2022-08-05

一、7月市场近况

1、国内经济处于弱复苏通道

7月11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万亿元;社融存量为33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值10.5%)。

信贷需求回暖,总量和结构同步改善。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前值1.89万亿),同比大幅多增近7000亿。从结构上来看,企业短贷、中长贷均显著高增,贡献贷款主要增量;伴随企业经营活动逐步活跃,企业贷款迅速修复,企业长贷14497亿元、短贷6906亿元,分别同比多增6130、3815亿元。而居民端仅短端略有改善,长贷依旧羸弱,反映疫情影响减弱下居民消费需求略有改善,但信心仍然偏弱。居民短贷同比多增约780亿左右,随着居民出行活动逐步恢复,汽车端促消费政策频出,居民短贷略有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167亿,同比少增989亿,同比依旧为负,指向地产销售改善仍然疲软。7月地产成交数据又开始回落,地产端的信用扩张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从7月公布的6月经济数据来看,整体较5月进一步改善,经济处于弱复苏的状态。但考虑到5月份是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月份、而在六月份疫情的影响已经大为消退,这种环比改善的动能可能仍然偏弱,主要的拖累项依然来自于地产端。地产数据方面,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8%,较前值有所反弹,但力度较为疲弱,与居民端的中长期贷款数据指向一致。在近期停贷问题的发酵下,以及7月地产成交数据重新回落,预计7月数据大概率依然较差。而6月份新开工面积同比-45%,6月施工面积同比-48.07%,竣工面积同比-40.73%,在疫情冲击大幅减缓的月份依然在进一步恶化。往后看,需要政府出台针对房地产更强有力的措施,以扭转房地产下滑的态势,避免尾部风险。

2、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上升,美联储如期加息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9.10%(前值8.60%),继续创出新高;核心CPI5.90%(前值6.00%),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6月CPI环比上涨1.40%(前值1.10%),核心CPI环比0.70%(前值0.60%),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为抗击通胀,在6月、7月的议息会议上连续两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三月份以来已经累积加息225个基点。2年期美国债收益率在6月中旬一度达到3.4%,目前已大幅回落至2.89%(7月29日)。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年率-0.90%,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一季度-1.60%),其中私人投资环比拉动-2.73%,是主要拖累项。美国7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51.50(前值50.00),环比有所上升、但仍处历史低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3.00(前值56.10),继续回落。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信心不足、预期转弱,经济数据开始出现疲态。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6月14日曾一度上涨到3.49%。但随着经济数据疲软,衰退的风险不断累积,美债十年期收益率目前已回落至2.65%左右(7月29日),从高点已经回落80个基点左右,美债收益率十年期与两年期已经出现倒挂。

在经济数据疲软、衰退风险不断累积的背景下,美联储最鹰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美联储观察显示,目前(7月29日)市场预测9月份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2%,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28%;而此前一周市场对此的预测分别是53.10%、40.25%,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有所降温。

3、8月政策经济展望:强调控风险、抓现有政策落地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本次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为2.5%,意味着实现“5.5%”左右的原全年预期目标颇为困难,本次会议上也相应弱化了经济增长目标。

疫情防控的方向不变。会议提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抗疫大方向并没有动摇,未来也不会动摇。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具体的抓手有三项,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专项债和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均指向拉动基建、稳住固定资产投资。

关于房地产,在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回应了当前市场上比较关切的停贷事件,强调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二、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鉴于当前,政策逐步发力,国内疫情得到逐步缓解,各地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地产和基建链:建筑建材、地产;(二)新基建链:风电、光伏、传媒、通信;(三)金融发力链:银行、券商、保险;(四)弱周期链: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交通运输。


× 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用户名:
密 码: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