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经理投资随想:当市场低迷时:如何保持冷静并避免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
股市可能是一段狂野的旅程,波折起伏,即使是最老练的投资者也会感到不安。当市场低迷,你的投资组合受到冲击时,你可能会恐慌并草率做出决定,最终可能会让你付出高昂的代价。
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策略,你可以保持冷静并避免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首先,重要的是要记住市场低迷是投资的正常和预期的一部分。
就像天气一样,股市也变幻莫测,并不总是晴空万里。但是,就像你不会在雷暴的第一个迹象出现时就取消所有计划并蹲守一样,你也不应在市场低迷的第一个迹象出现时就放弃你的投资策略。
在市场低迷期间,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专注于你的长期目标。通过关注地平线,你可以避免陷入当下的情绪,并做出符合你整体投资策略的决策。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关注他们投资组合的基本面和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重要的是要记住它们可能会超出当前的市场条件。
在市场低迷期间,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专注于你的长期目标,抵制根据短期市场情绪做出下意识反应的冲动。通过关注地平线并做出明智、深思熟虑的决策,你可以经受住市场的起伏,并建立一个有弹性的投资组合,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
专注于长期目标的方法是定期审查你的投资组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并不意味着对短期市场趋势做出下意识的反应,而是根据你的整体投资策略和长期目标评估你的持股。
例如,如果你投资了个股,可能是时候重新评估你所投资公司的基本面,并考虑它们是否仍符合你的长期目标。
此外,当股市暴跌,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恐慌,忘记所投资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无论市场看起来多么黯淡,重要的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的基本面和长期增长潜力上。
虽然股票价格可能会随着市场情绪而上涨和下跌,但公司的内在价值植根于其基础资产、收益和增长潜力。这些因素不会在市场低迷中消失,可以为公司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他们的增长潜力如何?他们是否管理良好且财务状况良好?
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其长期潜力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完全忽略市场趋势。市场情绪会对股价产生强大影响,因此密切关注更广泛的经济趋势和投资者情绪非常重要。但通过牢记企业的内在价值,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避免陷入市场低迷的恐惧和恐慌之中。
总之,当市场受到冲击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并避免根据短期波动做出冲动的决定是很重要的。为了在市场低迷期间保持冷静和专注,记住你的长期投资目标并定期审查你的投资组合以确保它与你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至关重要。
通过做出明智、深思熟虑的决策并抵制对短期市场趋势做出反应的冲动,你可以建立一个有弹性的投资组合,从长远来看提供可观的回报。
二、我国经济仍处于“弱预期、弱现实”
供给端来看,工业企业仍然处于主动去库阶段,高炉开工率持续走弱。一方面,4-5月在下游地产成交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钢厂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导致高炉开工率持续下降至2022年同期水平以下,表明工业企业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2023年4月工业企业持续主动去库,产成品库存和存货同比分别下降至5.9%和3.1%,工业企业的信心持续走弱,进而对生产法核算的GDP形成拖累。
需求端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弱预期、弱现实”的阶段。其中出口改善的可持续性不强,二线城市地产成交改善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上游开工率持续走弱,我国制造业PMI在2023年4-5月处于50%以下,企业制造业投资的积极性不足,因此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弱预期、弱现实”阶段。
(一)我国出口短期改善的可持续性不强。从“量”的角度看,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的回落,验证3-4月我国出口改善的原因更多是短期积压订单的集中释放或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其可持续性并不强,而5月欧美制造业PMI仍然低于50%,同时5月韩国出口同比持续维持负增长,我国出口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从“价”的角度看,4月PPI同比仍然维持负增长,导致我国出口短期在价格端承压。因此,出口改善可持续性缺乏新增的动能。
(二)5月二线城市地产销售环比有所改善,整体地产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从销售端来看,2023年1-4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大幅回升至-0.4%,负增长即将收敛至0,其中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维持强势,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近期出现大幅回升,而三线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持续低于2022年的同期水平,房地产成交改善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尚未走出“弱现实”的阴影。从投资端来看,2023年4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从3月份的-5.8%回落至4月份的-6.2%,由于4月商品房待售面积累计同比从进一步上升至15.7%,说明房地产去库压力较大,开发商土地购置的积极性不足,进而对地产投资的积极性不足。
(三)工业企业主动去库拖累制造业投资,地方专项债发行速度放缓可能导致基建投资同比下滑。一方面,2023年4月我国PPI同比下降至-3.6%,工业企业业绩承压,工业企业库存同比增速下降导致制造业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制造业投资的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2023年4月我国地方专项债发行下降至4070亿元,1-4月合计发行超过1.9万亿元,占全年3.8万亿元发行额度的50%以上,下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速度或放缓,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可能会有所下滑,但整体维持相对稳定。
三、海外:流动性变数仍在于美联储
6月美联储FOMC会议或存在三种选择,一是继续加息25BP(Hike),二是宣布停止加息(Pause),三是跳过6月会议,考虑7月再加息(Skip)。经过2022年3月以来的10次累计500BP的加息后,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渐进尾声,但5月美国服务业韧性的超预期,以及近期美联储官员释放的鹰派信号,导致6月美联储决议的前景仍不明朗。5月24日,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表示,下一步政策或存在三种选择,一是继续加息25BP(Hike),这取决于经济与通胀数据是否超预期;二是宣布停止加息(Pause),核心关切在于信贷状况的演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三是跳过6月会议,考虑7月再加息(Skip),这一决策考虑的是留出一个月的时间观察银行业信贷状况的演变,以防突然的信贷坍缩。
5月矛盾的非农就业数据导致市场对于6月会议采取“Skip”策略的预期升温。6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人数33.9万人远超预期,但失业率由3.4%回升至3.7%,高于预期。本次非农就业数据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方面,超预期的新增就业数据表明现阶段美国就业市场仍较强劲,尤其是服务业对劳工的需求仍然旺盛;另一方面,5月失业率回升主要由美国就业市场再进入者失业人数增加所导致,近期美国具有就业意愿的人数在逐月增加,部分美国居民储蓄的耗尽或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反映了美国居民部门的经济状况已出现下滑迹象。在市场表现方面,矛盾的非农数据增强了市场对于6月会议采取“Skip”策略的预期,根据CMEFedWatch在6月3日的数据,市场预期6月停止加息的概率为74.7%,而7月加息25BP的概率为53.5%。从美债利率来看,截至6月2日,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后,一个月美债利率回落至5.3%,但三个月美债利率维持5.5%,仍计入加息预期。
6月美联储的决议仍存变数,关注5月美国ISM非制造业PMI以及通胀数据的公布。站在当前时点来看,6月15日美联储的决议仍不清晰,在开会之前,5月美国ISM非制造业PMI以及CPI、核心CPI等经济数据对于市场预期的影响或仍将显著。但若6月美联储采取加息,本轮加息周期大概率将正式谢幕。
对于国内而言,美联储加息停止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大概率将有所缓解,但持续升值仍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支撑,现阶段在弱复苏的环境下,国内流动性仍将维持合理充裕。5月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一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元指数迎来回升;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的回落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回顾历史,美联储政策的边际转松将有助于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缓解,但持续升值仍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例如2018年12月美联储加息停止,以及2022年12月美联储加息幅度的退坡,此后人民币汇率均迎来回升,但在这两个时期,国内经济亦趋于改善。流动性方面,在当前弱复苏的环境之下,国内“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方向仍将延续,流动性仍将维持合理充裕。
四、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鉴于当前,政策逐步发力,国内防控已完全放开,线下消费场景时隔三年再次打开,各地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相信消费和生产将在2023年逐步复苏。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弱周期链: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零售商超、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二)新基建链:风电、光伏、传媒、通信;(三)金融发力链:银行、保险;(四)地产和基建链:建筑建材、地产、家电、家具。
用户名: | |
密 码: | |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