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金经理投资随想:不变革必死: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自我革新
世界瞬息万变,不能适应这些变化的企业必然落后。在当今快节奏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的自我创新。能够快速适应并不断创新的公司将长期蓬勃发展。
企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安于平庸阻碍发展,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为了消除这一障碍,企业必须及时拥抱变革。这将有效防止危机的发生。企业要么自己革新,要么被别人革新。
这个理论尤其适用于企业。如果一家企业未能创新,而其他企业则放弃传统做法并接受新想法,那么它就会落后并最终面临危机。通过及时引入变化和不断创新,企业可以创造增长和进步的机会。
持续的自我创新意味着不断寻找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的方法。这意味着愿意冒险、尝试新事物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意味着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变化发生之前预测变化。简而言之,这意味着主动而不是被动。
持续自我创新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始终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能够预测并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企业才能长期蓬勃发展。这需要深入了解您的客户,并愿意根据他们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变。
持续自主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研发投入。投资于研发的公司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为未来投资的意愿,即使这意味着牺牲短期利润。
致力于持续自主创新的企业,除了对研发进行投资外,还对员工进行投资。他们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了解最新趋势和技术。这不仅有利于员工,也有利于整个公司,因为它确保公司拥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保持领先地位。
不断的自我创新也需要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新事物。过于规避风险、不愿尝试新事物的企业必然会落后。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应该鲁莽行事,而是他们应该愿意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成功的自我创新的关键之一是强大的公司文化。拥有创新和持续改进文化的公司将长期蓬勃发展。这需要致力于开放、协作和试验。它还需要愿意挑战现状并接受新的想法和做事方式。
当然,不断的自我创新谈何容易。它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资源投资。它还需要愿意接受变革并放弃过时的做法和做事方式。
但持续自主创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快速适应并不断创新的公司将长期蓬勃发展。他们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著名的管理专家杰克韦尔奇将通用电气转变为世界上最具统治力的公司。韦尔奇打破常规的管理方式和领导风格为他赢得了“本世纪最佳企业领袖”的称号。
1981年,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觉得这家公司很舒服,但不可避免地走向危机。尽管其他CEO不愿兴风作浪,但韦尔奇知道,避免危机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改革和新战略。
韦尔奇对GE的愿景是成为一家拥有多元化和盈利业务的世界级公司。他首先评估了所有通用汽车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并关注生产力和质量,而不是像父母对待孩子那样偏爱无利可图的业务。
韦尔奇的方法得到了回报,到1990年代,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赚钱的公司。公司市值超过1570亿美元,利润达到74亿美元。
韦尔奇在GE的成功故事是美国企业复兴的激动人心的故事。他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及时的变革有助于防止通用电气陷入危机。韦尔奇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及时改变以防止危机的重要性。
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的说法,任何行业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适应变化的公司,另一种是正在被淘汰的公司。然而,一些管理人员不愿接受重大而持久的变革,担心它们会破坏公司的传统优势。
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一成不变的优势是无法保持的,企业必须不断变化,才能与时俱进。通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公司可以转变自己的优势并创造新的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1990年查理·尤里特就任美国公平人寿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时,公司已因巨额债务和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扭转颓势、实现增长的巨大压力,尤里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人寿保险公司转型为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将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即使在稳定了公司之后,尤里特仍继续专注于改善业务,并向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退休储蓄市场扩张。
尤里特发现,寿险行业的互惠制,即保险公司不完全属于股东,而是其他保险公司持有部分股份分担风险,从长远来看限制了公司的增长潜力。
为应对这一问题,尤里特采取了新一轮改革措施,取消相互制,由股东全资持股。这一决定面临反对和质疑,但尤里特在短短两年内成功完成了改革,使公平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拆除相互制的案例,影响了近250万投保人的利益。
FairLife,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相互人寿保险公司,通过不断的变革,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转型,成为美国顶级的大型公司之一。
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查理·尤雷特(CharlieYurett)被强烈的紧迫感驱使采取行动,让公司重回正轨。他认识到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改革消除顾虑,确保公司未来的成功。
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不断适应变化的趋势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企业才能保持领先地位,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优秀的企业知道变革在所难免,通过转型不断重塑自我,让对手望而却步。
二、国内经济:我国经济仍处于“弱预期、弱现实”
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新动能增势明显。6月,制造业PMI数据较5月小幅转好,且高于市场预期的48.6%,反映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其中,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提速,生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需求端改善力度相对偏弱。结构上,新动能需求加快增长势头明显,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且今年以来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服务业需求下降态势有所缓解,企业信心有所增强;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高景气区间,指向基建推进力度偏强,稳增长的基础仍在。
利润增速延续改善,制造业和电力行业表现较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延续改善的趋势。行业上,中游装备制造的支撑力度较强,库存周期上也处于领先的位置;而上游原材料的拖累较为明显,这一点因基数影响后续可能会逐步减轻,同时基数效应也会反映在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上。随着央行降息,发改委推动降成本,以及如促进家电消费、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延续等产业政策陆续出台,政策积极的预期已开始逐步兑现。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稳预期。6月30日,央行召开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相较于一季度例会,本次例会重提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会议指出,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宏观政策方面,例会指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房地产方面,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海外经济
(一)美国:经济仍有支撑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继续收缩。截至6 月28 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较6 月21 日下降211.5亿美元。从结构来看,MBS与 FDIC使用规模较 6月 21日当周分别下降 152.1亿美元与40.5 亿美元,其他流动性支持工具保持相对稳定。
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继续增长。截至6月21日,美国商业银行贷款与租赁规模较6月14日当周上升97.2亿美元,其中小银行贷款与租赁规模上升92.1亿美元,是增量的主要贡献。商业银行存款端规模上升469.5亿美元,大银行存款回升规模较大。
核心资本品制造业新订单回升。5月美国除国防外耐用品新增订单同比增长4.2%,较4月回升2.5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品制造业新订单同比增速为2.1%,较4月上升0.3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7%。耐用品与核心资本品新订单增速的回升,或反映出美国经济仍具有一定韧性。
收入保持强劲。5月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8.0%,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8%左右,显著高于疫情前的增速(2019年12月为3.3%)。居民收入高增或与劳动力市场维持强劲、薪资增速保持较高增长、以及2023年居民纳税负担降低有关。
消费仍具韧性。5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为6.0%,较4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与疫情前相比仍然处于高位,并不算弱(2019年12月为4.5%)。在居民超额储蓄支撑以及收入保持强劲的影响下,美国消费或仍能维持一段时间韧性。
核心PCE压力仍存。5月美国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速3.9%,较4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核心PCE同比增速仅较4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4.6%。这反映当前美国通胀仍具有较高粘性,尤其核心通胀压力仍存。
新房销售持续回升。5月美国新建住房销售同比增速为20.0%,较4月回升8.7个百分点,为2021年4月以来的新高。剔除基数效应后,新房销售两年平均增速仍有3.3%。5月新房销售中位价的同比增速为-7.6%,已连续两个月处于负增长。
房价增速继续负增长。4月美国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同比下降1.7%,已连续12个月呈回落态势,并已连续两个月处于负增长。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利率高企的影响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承压
(二)欧洲:核心通胀粘性仍强
核心通胀压力仍大。6月欧元区HICP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5.5%,为2022年1月以来的新低。不过,欧元区核心HICP同比增速较5月回升0.1个百分点至5.4%,中断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趋势。核心通胀的居高不下反映当前欧洲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央行短期内或难以停止加息。
失业率维持低位。5月欧元区失业率较4月保持不变,仍为6.5%。欧盟27国失业率为5.9%,较4月数据下降0.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整体来看,当前欧洲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强劲。
景气指数继续回落。6月欧元区19国经济景气指数为95.3,较5月回落1.1,为2022年11月以来新低。尽管前期能源价格回落对经济景气度起到一定支撑,但欧央行持续的加息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或在逐渐显现。
四、我们的投资方向及策略
坚持长期投资,依托双柱理论,价值投资和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围绕“好行业、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核心投资策略,优化我们“天枢”大数据量化模型。鉴于当前,政策逐步发力,国内防控已完全放开,线下消费场景时隔三年再次打开,各地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相信消费和生产将在2023年逐步复苏。我们依然看好方向:(一)弱周期链: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零售商超、食品饮料、交通运输;(二)新基建链:风电、光伏、传媒、通信;(三)金融发力链:银行、保险;(四)地产和基建链:建筑建材、地产、家电、家具。
| 用户名: | |
| 密 码: | |
|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