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2月末的市盈率为13.25倍,息率为3.35%;恒生国企指数2月末的市盈率为12.33倍,息率为2.98%。
回顾2月,美股受经济数据疲软、科技股抛售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市场情绪承压。指数全线下跌,道指累跌1.6%,纳指领跌近4%;港股方面受益于政策支持及科技股估值修复,市场信心显著回升,2月恒生指数大涨13.4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7.88%,创阶段性新高。
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两个月的收缩区间。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5%,环比大幅回升2.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2%,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3%,环比继续下探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环比微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51.1%,较上月提升1.0个百分点,显示经济景气度整体呈现边际改善。从结构特征观察,制造业复苏呈现明显分化。大型企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和设备投资布局,景气度快速回升至扩张区间,而中小型企业受制于需求不足和资金约束,收缩幅度进一步扩大。价格指标出现积极信号,原材料购进价格四个月来首次突破荣枯线,工业品通缩压力有所缓解。服务业PMI小幅回落至50.0%临界点,消费性服务业受节后需求回落拖累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维持高景气,业务预期指数连续五个月保持乐观。整体而言,2025年2月政策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AI与科技领域投资成为核心主线。国务院及国资委召开专项会议,强调释放人工智能终端消费潜力并启动央企AI+行动,推动大模型研发投入;阿里宣布未来三年3800亿元加码云与AI基建,强化产业链预期。同时,央行表态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强外汇管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全国两会临近背景下,5%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及地产"小阳春"持续性成为关注焦点,科技消费政策红利与结构性改革并举,为A股/H股科技、新基建板块注入动能。
回顾2月,美国宏观经济呈现"韧性延续与政策博弈"特征。1月CPI同比3%、核心CPI同比3.3%超预期,主要受能源价格反弹及季节性调价影响,但服务通胀分项显示黏性仍存。非农新增就业14.3万人虽回落,失业率降至4.0%,时薪环比回升至0.5%,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平衡格局未改。四季度GDP季调环比折年率2.3%,消费与设备投资支撑经济韧性,但2月Markit服务业PMI回落至49.7显示动能边际放缓。经济高频数据指向相对混乱,加之川普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影响,市场开始出现担忧滞涨的声音。
本轮行情主要集中在AI相关行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进展和DeepSeek的面世,激发了AI应用(智驾、AI医疗、云等)爆发的共识,甚至部分改善了中国叙事。尽管去年底行业投资机遇指出了这方面的机会,但市场节奏和力度超管理人预期,基金本轮这方面的配置并不多。目前的局面,如果AI及应用对经济宏观层面的影响能达到目前市场的预期水平,基金当前的高仓位总能受益。另一方面,AI及应用是一轮长周期的投资机遇,管理人会继续保持对该领域的跟踪、学习,以期未来能有拾遗。外围整体情况短期对中国相对有利,但中美间的政策指向未来的博弈将更加尖锐。有鉴于此,管理人的整体思路和基金的仓位配置未有大的变化,中短期基于业绩、长期基于商业模式和竞争赢家仍是管理人仓位配置思考的基本框架。
用户名: | |
密 码: | |
请联系ir@fangyuanam.com获取用户名和密码 | |